在青石板路蜿蜒的四川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,51060167号福彩投注站如同一盏明灯,静静伫立在老街转角处。66岁的朱邦志擦拭着玻璃柜台,斑驳阳光透过窗棂映在他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——这是他与福彩相守的第十个春秋。
面团里的传承
中江挂面的劲道、柔韧,恰似这位老福彩人的筋骨。
曾与妻子经营面坊十五载,凌晨三点的揉面声是朱邦志大半生的记忆。2015年,55岁的朱邦志,身体再难以承受揉面的高强度,需要另寻生计。在儿女成家后,按照老村支书父亲的嘱托,“要做一个讲奉献、对社会有用的人”,决定关掉面坊,开一家福彩投注站,投身福彩事业。
10年来,朱邦志的投注站既卖彩票,又是街坊邻居聚集的茶话坊,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社区驿站。“当年做活路腰杆都要一直弯起,现在安逸了,坐到投注机面前算是享福咯!”朱邦志很享受这样的环境和方式,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颜。
银发追光者
岁月在眼角刻下年轮,却未磨损追光的勇气。当老花镜遇上手机直播,传统模式遇见创新时代,朱邦志这位“高龄学生”在福彩中心培训课上专心学习,笔记记满三大本。
深夜的投注站常亮着灯,不是在卖彩票,不是在玩手机,而是在不断地录视频、编辑视频,学习制作宣传短视频。妻子心疼地劝他,一把年纪不要太拼了,他却坚定地回答道:“我还可以发光发热,我要跟上大家的脚步不掉队!”
公益摆渡人
每逢分中心组织开展走进民政福利机构活动时,朱邦志总会带着米面油走进镇养老院,看望慰问老年人。老父亲曾经说过的“帮助更多的人,才是真福气”,时时在他耳边响起,也成为他奉献爱心的动力。
十年来,朱邦志特制的“购彩提醒卡”上印着醒目的公益金流向数据,他说,那里也有他经手的每张彩票的贡献,它们都化作了涓滴善意,滋润着公益的土壤。
暮色中的龙台镇老街转角处,投注站亮起暖光。“只要还能动弹,这盏灯就会一直亮着。”朱邦志望着街角嬉戏的孩童微笑。青砖灰瓦间,“51060167”已不仅仅是数字编码,更是小镇的温度计,丈量着善意与温暖的尺度。